為應對Chiplet集成挑戰(zhàn),中清航科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合鍵合(Hybrid Bonding)平臺。采用銅-銅直接鍵合工藝,凸點間距降至5μm,互連密度達10?/mm2。其測試芯片在16核處理器集成中實現8Tbps/mm帶寬,功耗只為傳統(tǒng)方案的1/3。中清航科研發(fā)的納米銀燒結膠材料突破高溫封裝瓶頸。在SiC功率模塊封裝中,燒結層導熱系數達250W/mK,耐受溫度600℃,使模塊壽命延長5倍。該材料已通過ISO 26262認證,成為新能源汽車OBC充電模組優(yōu)先選擇方案。中清航科芯片封裝技術,支持多引腳設計,滿足芯片高集成度需求。江蘇半導體封裝形式
芯片封裝的發(fā)展歷程:自 20 世紀 80 年代起,芯片封裝技術歷經多代變革。從早期的引腳插入式封裝,如 DIP(雙列直插式封裝),發(fā)展到表面貼片封裝,像 QFP(塑料方形扁平封裝)、PGA(針柵陣列封裝)等。而后,BGA(球柵陣列封裝)、MCP(多芯片模塊)、SIP(系統(tǒng)級封裝)等先進封裝形式不斷涌現。中清航科緊跟芯片封裝技術發(fā)展潮流,不斷升級自身技術工藝,在各個發(fā)展階段都積累了豐富經驗,能為客戶提供符合不同時期技術標準和市場需求的封裝服務。江蘇做封裝芯片的公司有哪些芯片封裝考驗細節(jié)把控,中清航科以嚴苛標準,確保每顆芯片穩(wěn)定運行。
針對TMR傳感器靈敏度,中清航科開發(fā)磁屏蔽封裝。坡莫合金屏蔽罩使外部場干擾<0.1mT,分辨率達50nT。電流傳感器精度達±0.5%,用于新能源汽車BMS系統(tǒng)。中清航科微型熱電發(fā)生器實現15%轉換效率。Bi?Te?薄膜與銅柱互聯(lián)結構使輸出功率密度達3mW/cm2(ΔT=50℃)。物聯(lián)網設備實現供能。中清航科FeRAM封裝解決數據保持難題。鋯鈦酸鉛薄膜與耐高溫電極使1012次讀寫后數據保持率>99%。125℃環(huán)境下數據保存超10年,適用于工業(yè)控制存儲。
面向CPO共封裝光學,中清航科開發(fā)硅光芯片耦合平臺。通過亞微米級主動對準系統(tǒng),光纖-光柵耦合效率>85%,誤碼率<1E-12。單引擎集成8通道112G PAM4,功耗降低45%。中清航科微流控生物芯片封裝通過ISO 13485認證。采用PDMS-玻璃鍵合技術,實現5μm微通道密封。在PCR檢測芯片中,溫控精度±0.1℃,擴增效率提升20%。針對GaN器件高頻特性,中清航科開發(fā)低寄生參數QFN封裝。通過金線鍵合優(yōu)化將電感降至0.2nH,支持120V/100A器件在6GHz頻段工作。電源模塊開關損耗減少30%。高頻芯片對封裝要求高,中清航科針對性方案,降低信號損耗提升效率。
中清航科的客戶服務體系:質優(yōu)的客戶服務是企業(yè)贏得客戶信任的重要保障。中清航科建立了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,從前期的技術咨詢、方案設計,到中期的生產跟進、質量反饋,再到后期的售后服務、技術支持,為客戶提供全流程、一站式的服務。公司設有專門的客戶服務團隊,及時響應客戶需求,解決客戶問題。通過定期回訪客戶,了解產品使用情況,收集客戶建議,不斷優(yōu)化產品和服務,與客戶建立長期穩(wěn)定的合作關系。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以關注我司官網,同時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。毫米波芯片封裝難,中清航科三維集成技術,突破高頻信號傳輸瓶頸。江蘇陶瓷小型封裝
中清航科芯片封裝工藝,通過仿真優(yōu)化,提前規(guī)避量產中的潛在問題。江蘇半導體封裝形式
芯片封裝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:人工智能芯片對算力、能效比有極高要求,這對芯片封裝技術提出了更高挑戰(zhàn)。中清航科針對人工智能芯片的特點,采用先進的 3D 封裝、SiP 等技術,提高芯片的集成度和算力,同時優(yōu)化散熱設計,降低功耗。公司為人工智能領域客戶提供的封裝解決方案,已成功應用于深度學習服務器、智能安防設備等產品中,助力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和應用落地。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以關注我司官網,同時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。江蘇半導體封裝形式